西藏藏医药大学
学校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西藏藏医药大学坐落在雪域高原、世界屋脊、日光之城的拉萨市,是中国藏医药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全国唯一单独设置的藏医药大学,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体系完备的藏医药学高等学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相继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构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藏医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单位和藏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是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藏医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藏医学校和1985年成立的西藏大学藏医系,1989年,校系合并成立西藏大学藏医学院。1993年独立设置为药王山藏医学院,2001年更名为西藏藏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西藏藏医药大学。2019年国家投资10亿元建设新校区,目前已整体搬迁。国家还投入1.68亿元在新校区内建成了西藏藏医药博物馆。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坚守藏医药高层次教育阵地,打造世界藏医药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内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基层医疗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西藏藏医药大学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厚德、勤学、笃行、利众”校训,以藏医药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开办留学生教育,深化藏医学、藏药学一流学科建设,夯实藏医药学支撑学科建设,拓展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办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一流藏医药大学。

学校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1座直属藏药厂、1个藏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6个非直属附属医院、4个教学医院、16个实习医院,1个国家中医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1个教学药厂,2个实习药厂,1个藏药材种植基地和1座西藏藏医药博物馆(建设中)学校是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

学校发展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政治合格、业务精湛、勤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藏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拥有藏医学、藏药学2个一级学科,1个博士点(中医学-藏医)、2个学术硕士学位点(中医学-藏医、中药学-藏药)、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中医学-藏医),1个中医学(藏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藏医学、藏药学、护理学、市场营销、中(藏)西医结合、中(藏)药制药6个本科专业,1个中医药类高职专科专业以及各级各类函授学历教育。其中藏医学、藏药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一支师德师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专注教学科研、具有广阔视野的师资队伍,有在编在岗教职工311人(含援藏干部12人),其中专职教师和各类技术人员169人,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5%。学校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自治区名藏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60多名。近五年,先后有6所对口支援高校52名援藏干部加入学校各方面建设,柔性引进28名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现有在校生2600余名,其中研究生300余名。学校培育建设自治区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主编和参与21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26部、21世纪藏药本科教育规划教材10部、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2部、研究生教材14部,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教材建设多项奖励。近五年,师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30余项,自治区奖励6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学校先后建成藏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藏医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医药与高原生物科技部重点实验室、传统藏药炮制及质量控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自治区藏医药炮制实验室、自治区藏医药临床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藏医药9大研究领域、11个学科建设方向,建成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在科教医融合发展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藏自治区科技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367项,总批准经费近9000万元。各类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

学校承担着树立藏医药原创大旗的重要任务,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西藏建设的重要任务,持续推进自治区藏医药“四个一流”建设。先后主持2项国际诊疗标准,参与制定了《藏医名词术语》《藏医150个病种诊疗方案》等7个行业标准,推进藏医药在基础研究和防治优势病种的规范性、统一性、标准化进程。学校持续开展藏医药健康和文化科普宣传,在中央和省级媒体每年接受健康采访或讲座20场次以上,推进藏医药文化服务民众。学校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研发“珍珠七十”“佐太”“藏药降糖灵”“藏药化痔膏”等多种藏药品种,获得国药准字号26个,医院制剂备案号81个,正在推进大健康产品研发与转化,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抢抓国家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机遇,深化与区内外高校开展科研项目协同创新合作,与60多个兄弟高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区内7地市藏医院和北京藏医院等20余家医院建立学生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韩国、南非等国10余所高校建立互访交流关系,先后派遣57名教职工出国学习交流;学校还加入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与中国西部12所中医药高校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平安校园、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单位、自治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等称号,是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学校非直属附属教学医院山南市藏医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

面向未来,西藏藏医药大学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西藏自治区“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总体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社会服务为依托,以藏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载体,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藏医药大学,谱写中华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